吴中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地理中心,北与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接壤,南临苏州吴江区,东接昆山市,西衔太湖,与无锡市、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5′-120°54′,北纬30°56′-31°...
吴中区下辖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镇6街道。7个镇:木渎、甪直、胥口、东山、临湖、光福、金庭(金庭镇与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行“区...
吴中区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当时很先进的“良渚文化”。三千多年前泰伯在吴地建“勾吴”国,始有历史纪录。公元前221年,秦始...
吴中区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物产丰沛,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可谓“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吴中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太湖蟹美食之乡”等称号。主要农副产品有吴中大...
吴中区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坐拥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及太湖58峰,拥有184公里太湖岸线、苏州80%的丘陵山体,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6个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
吴中区地处中国经济最繁荣、城市群体最密集的长江三角洲中心、江浙沪交汇处,接壤苏州城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东临上海70公里,南距杭州120公里,离南京200公里,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水利和交通枢纽。近年来,吴中区...
新一轮吴中城乡协调规划将紧扣“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刚性管控、要素配置”十六字方针。通过战略引领,围绕吴中区“一核一轴一带”整体发展框架,以人为核心,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注重存量用地挖掘,划定生态控制线、...
获奖时间 级别 荣誉称号 颁奖单位 2005.1 国家级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816处,其中国家级59处,省级112处,以拙政园为代表的9座苏州古典园林和以苏州古城为核心的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等6个项目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已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联盟”,成为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建筑临水而造,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苏州园林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奇葩。
苏州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春风下,古老的苏州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在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吴中区位于苏州古城南部,濒临太湖。全区拥有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面1486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积的五分之三;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以及江苏省吴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和7个镇、6个街道;户籍人口66.7万。
近年来,吴中区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以赴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等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9亿元,增长7.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6.1万元和3万元。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千多年的吴中大地,曾是古代吴国国都所在地,又是历代郡、府、州的治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吴文化。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主持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大师蒯祥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曾生活在吴中大地。吴中大地还有着水稻耕作、蚕桑管理、舟船制造、工商贸易的悠久历史。
吴中区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文物先进区、江苏省体育强区和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是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获“全国象棋之乡”称号,全区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2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全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8;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名,省级8名,市区两级106名。
太湖三万六千顷,吴中拥有五分之三;太湖72峰,吴中独揽58峰。吴中区是国家级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首批联系点,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区)。全区拥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生态湿地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开放景点多达60余个。
吴中区坚持“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着力优化“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一核”是依托城区、太湖新城、越溪、双湖、木渎的中心城市核,“一轴”是整合开发区、甪直、胥口产业资源的先进制造业轴,“一带”是串联度假区(金庭、光福)、东山、临湖、穹窿山的环太湖生态文旅带。
中心城市核
中心城市核重点打造以长桥、城南为核心的中心城区和太湖新城,辐射带动越溪、郭巷、木渎等片区整体城市功能提升。
中心城区突出“苏州主城南中心”发展定位,坚持“再城市化”发展路径,以片区整体开发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为重点,沿地铁4号线中轴无缝融入苏州古城,深入开展“城市双修”,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社会事业和城市功能及产业升级。太湖新城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的开发理念,明确了以生态为魂、以智慧为体的发展战略,将以高端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教育培训、未来居住、旅游观光、文化创意、商业贸易、健康医疗及创新金融为重点的城市新兴产业群。
先进制造轴
先进制造轴以甪直模具产业园、胥口胥江工业园为两端,串联吴淞江科技产业园、综合保税区、旺山工业园、东太湖科技金融城、木渎智慧工园、临湖装备产业园等产业园,是吴中“实业兴区”的主战场。
“十三五”期间,吴中区将紧紧围绕“先进制造轴”,通过产业结构、空间载体、创新活力、体制机制的优化提升,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建设成为苏南地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专精特新制造业特色区。
生态文旅带
生态文旅带以度假区和5A级吴中太湖旅游区为主体,涵盖临湖、横泾、藏书等片区,是吴中乃至苏州山水资源最丰富、人文积淀最深厚的地方。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现辖香山街道(中心区)和金庭、光福两镇。吴中太湖旅游区以太湖为主线,囊括太湖古镇古村、太湖丘陵、太湖自然村落等因素,包括了东山、穹窿山、旺山等8个景区、景点,是国内首个以"太湖"为主线,串连太湖古镇、江南山丘、生态自然村落以及半岛等文化元素的完整太湖主题5A级景区。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龙头,城南建成区和越溪城市副中心、尹山湖﹒独墅湖双湖新城区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城市板块和以吴中出口加工区、东太湖科技金融城、吴淞江科技产业园、河东高新工业园、东吴工业园、旺山高科技工业园、尹山国际汽车城“四园一区二城”的产业载体,集聚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工业科技产业和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贸易、金融、设计、文体旅游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各个省市的中外企业4000多家。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为全国首批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突破的先行区。当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按照吴中区委、区政府建设“环太湖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龙头组团”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为主线,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提档、基础配套完善,着力打造兼具城镇功能的大景区、大公园,建设国际化、高品位、生态型“苏州太湖新时代、东方度假新天堂”,以发展之实彰显“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的独特魅力。
木渎镇、胥口镇重点借力苏州中心城区西扩、轻轨一号线及南环高架西延的建设,发展培育影视广告、电子商务、精密制造、羊肉美食、花木养生为主导的产业,并借“美丽镇村”建设和“两山一镇”生态整治提升工程契机,打造生态优美、和谐幸福、宜居乐业的中心镇;东山镇、临湖镇把握“走进太湖时代”发展契机,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发展战略,打造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总部经济、生态旅游、影视摄制、温泉旅游等特色项目,突出山水人文、休闲度假、生态宜居等亮点;甪直镇推进古镇文旅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旅游特色鲜明、工业实力雄厚、三产兴旺发达的旅游名镇和工业强镇。
近年来,吴中区大力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这一特色战略产业,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的龙头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据初步统计,吴中区围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自动化生产线,近年来衍生出了120余家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有关的自动化生产企业、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及营销企业。计划到2020年,吴中区将建成8个产业基地、形成5个集聚区,集聚行业企业超300家,相关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吴中区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区内汇集了江苏吴中医药、天马精化、药明康德、惠氏制药、东瑞制药等企业,建立了“吴中药港”企业联盟。全区拥有2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和1个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3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评“苏州市生物医药(吴中)特色产业基地”、“苏州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基地”等荣誉称号和基地品牌。
电子信息产业是吴中区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种类齐全的发展格局,有电子元器件、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电子器件、电子计算机、电子测量仪器等十个细分行业,其中电子信息机电产品、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和家电制造产业发展十分迅猛,电子元件、广播电视设备和电子计算机产业稳步发展。2017年,吴中区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共有172家,全年累计完成产值433.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1%,产值同比增长20.1%;在产业布局方面,吴中区将重点发展光电及集成电路产业、现代通信产业、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四大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集团。
装备制造业是吴中区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相对比较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涉及电子通讯/电器及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机械/仪表仪器及汽车零配件制造业、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及模具制造业四个行业大类,其中电子通讯/电器及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及模具制造业发展较快。全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共236家,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86.4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拥有汇川技术、科沃斯机器人、AW汽车零部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吴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包含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六个方面。其中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行业高速增长,新型平板显示和物联网发展平稳。2017年,吴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1.1,同比增长15%。接下来,吴中区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在基础研发等关键环节,帮助产业破解技术较弱等难题,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吴中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吴中区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30家,2017年产值80.6亿元,同比增长17.3%,涉及电子信息材料、纳米生物医药材料、高性能涂层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光伏材料以及新型建材等领域,拥有亚东工业、万丽织造、藤兴工业等一批先进制造企业。十三五期间,吴中区将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加速纳米功能材料研发和技术应用步伐;加快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化工材料向高性能、低成本、低碳方向发展。
吴中区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企业7家,以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主,涉及太阳能产业的电池板、重要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充电桩等,2017年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11.7%。十三五期间,吴中区将立足新能源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制造新工艺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新装备,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太阳能发电产业体系;突出智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件,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和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成套系统的产业体系。
吴中区积极探索“核心企业+产业基地+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加快延伸完善节能环保产业链,2017年全区节能环保产业规上产值为77.3亿元,占新兴产业产值比重为11.3%。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位于高新区的苏州节能环保科技园已引进入驻了苏州市节能减排协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平台和一百余家从事节能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甪直镇的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一期规划已出炉,拟规划总用地33亩,建筑规模4万平方米,预计2018年建成开园。
吴中区按照“四化”同步要求,充分发挥太湖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聚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已形成了“中部高效农业示范区、西部林果茶生态种植区、东部水八仙传统农业发展区”布局。全区规模农业基地20个,其中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2个。
按照高端、高效、高辐射的要求,重点打造西山、太湖、澄湖三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辐射面积11.5万亩,占全区农业耕地总面积的66%。2017年,三大农业园区建设呈现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开展重点项目27个,投资总额37亿元。
2015年5月吴中出口加工区被认定被认定为苏州市(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涵盖报关货代、仓储货运、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等全方位现代物流配套服务体系。
目前,全区拥有江苏德邦物流有限公司,蜂巢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江苏吴中物流有限公司,江苏玄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和苏州铁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六家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物流企业,2017年,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约12.3亿元,同比增长45.7%。2017年12月,江苏德邦物流有限公司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物流企业技术中?心”。
截至2017年,吴中区共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33家,建有实验室近200个,实验室总面积15万余平米,累计服务企业3万余家,全年实现服务收入近17亿元(预计),年增长超30%。
在电科院、药明康德等国内顶尖的高水平检测企业的引领下,现已集聚了30余家专业化的检测机构,取得国际国内各类资质近100项,服务涵盖了电器检测、电子消费品检测、生物医药检测、食品检测、环境卫生检测、力学检测、计量校准等众多门类。
吴中区地处中国经济最繁荣、城市群体最密集的长江三角洲中心、江浙沪交汇处,接壤苏州城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东临上海70公里,南距杭州120公里,离南京200公里,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水利和交通枢纽。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以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苏沪高速公路、苏昆太高速公路、常嘉高速公路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为快速通道,以227省道、343省道、230省道为主骨架,以吴中大道、东方大道、东山大道、孙武路、环太湖公路、东山环山公路、金庭环岛公路、苏同黎一级公路、苏震桃一级公路、南环快速路西延、东环快速路南延和中环快速路吴中区段等区内主干道为次骨架和以纵横交错的镇村道路为补充的便捷、高效、顺通的公路网络,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连接顺畅,所有乡镇15分钟内可上高速公路。
截至2017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300公里(不含市政道路),公路密度达167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航道总里程达356.99公里,其中有重要航道5条约110公里。
苏州轨交一号线在木渎,二号线及二号线延伸线在盘蠡路、新家桥、石湖东路、宝带桥南、尹中路、郭巷、郭苑路、尹山湖、独墅湖南,四号线及支线,分别在东吴北路、东吴南路、吴中大道、天鹅荡路、东太湖路等实现常规公交地面换乘。
供电:主变总容量871.6万千伏安。
供气:年供气总量12.29万吨,供气管道长度1781公里,环保型天然气能源“西气东输”工程穿越全境,年供应天然气能力达16209万立方米。
供水:吴中区现有自来水厂生产企业3个,总供水能力为75万立方米/日。全区自来水厂水源全部取自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达到饮用水国际标准。
排污:全区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9座,设计处理能力达49万吨/日,配套污水主干管网1143公里(管径DN300以上)、污水泵站61座,实现污水处理设厂全覆盖。
吴中区充分依托太湖山水资源,着力打造“山水苏州、居住吴中”城市人居品牌,推进中心城市核优化提升,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相继进驻,全区房地产业形成中心城区、越溪城市副中心、太湖旅游度假区、苏州湾(太湖新城吴中片)、尹山湖片区、木渎和甪直古镇等多个各具特色的居住板块。区内住宅小区设计凸显山水特质、秉承绿色建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档次丰富,普通多层公寓房,小高层、高层住宅,居家型中高档别墅、度假型休闲别墅等一应俱全。
当前,吴中区集居住生活、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功能于一体、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水乡特色宜居示范区正在加快形成。
购物:全区拥有南苏州生活广场、中润苏州中心、永旺梦乐城、万达广场、苏州广电影视文化娱乐城、红星国际生活广场、悠方生活广场等城市综合体7个, 苏州市市级以上商业特色街区8条,苏州市市级以上(含)商业示范社区13家,新苏国际购物中心、天虹百货、朗庭乐享汇等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5家,各类超市432家。
餐饮:餐饮业与城市、旅游配套发展。形成太湖船菜餐饮、藏书羊肉餐饮、太湖农家乐餐饮、水乡古镇风情餐饮、都市休闲文化餐饮、太湖旅游休闲餐饮等六大餐饮特色。餐饮业态多样,区域分布合理,满足市场多样化餐饮需求。
休闲娱乐:区内拥有一流的休闲娱乐场所,名胜古迹遍布全区,古镇、古村、古建筑带您穿梭时空隧道,遨游五千年的古吴历史长河。健康、绿色、雅致的“环太湖体育圈”日臻完善。
卫生医疗: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8个,共计开放床位596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14人,基本形成了以区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科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民营医院、私人诊所等为补充的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区已拥有银、保、证、投等各类金融机构1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信用担保、创业投资、小贷等多种类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门类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银行业金融网点遍布城乡,主要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20家银行。国发创投、吴中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东太湖科技金融城、苏州双银国际金融城、苏州市吴中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金融服务载体加速形成、发展,为促进科技型企业与产学研对接、加速推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平台。
苏州海关吴中监管点为陆路二类口岸,目前已经成为苏州城南最重要的进出口陆路口岸。
帮扶重点:为吴中区按认证企业分类的重点行业、企业优先办理内销集中纳税手续,设置重点企业专窗,优先安排接单、查验、保障重点帮扶企业进出口“当天报关、当天放行”
提高效率: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逐步取消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实现进出口分类通关全覆盖,加快报关单验放速度。对按认证企业分类的生产型企业适用预约加班查验、上门查验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等便捷通关措施。
电子付税:提高吴中区进出口企业税费电子支付比例,降低企业通关时间成本,运用保金、保函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办理海关事务担保,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降低成本:启动对企业投资和对外承接工程出口到境外使用的设备、工具需要复进口的采用“不作价设备”帐册监管;对于企业“走出去”所获得的货物,需回国加工后复出口的,以保税方式办理进出口手续,降低企业成本。
转型升级:支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新型保税业态发展,推广应用苏州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
名牌产品是见证吴中经济活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近年来,吴中区政企联动,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成为展示美好吴中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7年,吴中区共新申请注册商标7644件,新增注册商标3347件。截至2017年底,共有有效注册商标17113件。驰名商标5件(洞庭山碧螺春、环球、神王、金记、天烨),江苏省著名商标60件,苏州市知名商标108件。共有50个企业获得57项省和市名牌称号,其中省名牌有9个企业9项产品,市名牌有42个企业48项产品。
苏州国际教育园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内,园内有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每年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2万多人。
区内建有以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主的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着重打造“现场招聘、网络招聘、校园引才”三大平台,能够提供人力资源咨询、人才引进、人才信息库、现场市场招聘、网上市场招聘、赴外招聘等全方位服务,每年吸引应聘人员近20万人次。
全区现有的各类培训机构每年为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近3万人次,培训专业涵盖外语、计算机、电子、汽车、服装、数控机床、电工、营销、电子商务等十多个专业。
国税优惠政策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税收、小型微利企业税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敬请查询:吴中区国税局网。
地税优惠政策
三农、高新技术和新产业、现代服务业、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优惠政策,敬请查询:苏州地税网站。
企业申请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形式(有偿出让与有偿转让)、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程序、建设项目供地条件等土地政策详细情况,敬请查询:苏州市国土资源吴中分局:
http://m.dear-wl.com.cn/szwzweb/zwgkinfo/DepartMent/default.aspx?CategoryNum=008&DeptCode=009002。
集中受理:现有商务、环保、规划、工商、住建等33个部门进驻,集中受理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各类企业名称的准、设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施工许可等696项行政许可及审批服务事项。
依法行政: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优质服务、便捷高效”的服务宗旨,实行“一个门受理、一座楼办事、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的阳光操作模式。
规范服务:严格执行“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急办件、补办件和退办件”的“六件办理制”,对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实行“并联式审批”,做到一家受理,抄告各方,联合踏勘,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联办模式,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实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
网络服务:苏州市吴中区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公开发布有关政策信息、行政许可事项办结通告,提供各类办件格式文本下载,提供客商咨询服务和接受投诉。承办服务对象项目网上申报,现进驻中心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基本能实现网上申报。
目前,全区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2549家外资企业,注册资本超158.12亿美元。 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5.85亿美元,其中,13家世界500强投资方在吴中区共投资18家外资企业。
世界500强在吴中 |
Fortune 500 in Wuzhong |
||
美国 |
辉瑞 |
US-based (3) |
|
美国 |
可口可乐 |
US-based |
|
日本 |
永旺 |
Japan-based |
|
日本 |
日立 |
Japan-based (10) |
|
日本 |
三菱商事 |
Japan-based |
|
日本 |
丸红 |
Japan-based |
|
日本 |
伊藤忠 |
Japan-based |
|
日本 |
三洋电机 |
Japan-based |
|
日本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Japan-based |
|
日本 |
丰田汽车 |
Japan-based |
|
日本 |
丰田自动织机 |
Japan-based |
|
日本 |
爱信精机 |
Japan-based |
|
德国 |
麦德龙 |
German-based (1) |
|
丹麦 |
马士基集团 |
Denmark-based(1) |
|
新加坡 |
伟创力 |
Singapore-based(1) |
|
日本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Japan-based |
|
日本 |
丰田通商株式会社 |
Japan-based |
|
站在新的起点,吴中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优化“一核一轴一带”三大生产力布局为目标,转换“三大动力”,打好“三大战役”,统筹谋划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实现“优生态、惠民生、兴产城、善治理”工作目标担当奋斗。
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